已浏览人数:751
日期:2019-01-10
来源:隆德晟律师事务所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作登临恨落晖。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
——杜牧 《九日齐山登高》
今秋十月爽,九九话重阳,日月两重归,相映地久长。在这今秋送爽,果实飘香的十月我们又迎来了中华传统节日——重阳节。值此,本所主任张建云携全体工作人员祝老年朋友们身体健康、生活幸福!
重阳节的来源
重阳节,又称重九节、晒秋节、“踏秋”,中国传统节日。重阳节与除夕、清明节、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。
由于在《易经》中,“六”为阴数,“九”为阳数,因此九月九日两阳相重,故为重阳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,直至唐朝,已经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,历朝历代沿袭至今。
1989年,我国正式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,因为重阳节本意就有着尊老、爱老、孝老的文化底蕴,而老人节的确立,为全社会都树立一个尊老爱老的健康风气,在政府的支持下,重阳节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。
重阳节的习俗
佩茱萸。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,所以又叫做茱萸节。茱萸入药,可制酒养身祛病。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,多灾多难,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。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“辟邪翁”。
赏菊。重阳日,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,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,节日举办菊花大会,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。从三国魏晋以来,重阳聚会饮酒、赏菊赋诗已成时尚。在汉族古俗中,菊花象征长寿。
登高。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,金秋九月,天高气爽,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早在西汉,《长安志》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。在东晋时,有着名的“龙山落帽”故事。
吃重阳糕。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。这大概是用“点灯”、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,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。
日期:2019-01-10
来源:隆德晟律师事务所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作登临恨落晖。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
——杜牧 《九日齐山登高》
今秋十月爽,九九话重阳,日月两重归,相映地久长。在这今秋送爽,果实飘香的十月我们又迎来了中华传统节日——重阳节。值此,本所主任张建云携全体工作人员祝老年朋友们身体健康、生活幸福!
重阳节的来源
重阳节,又称重九节、晒秋节、“踏秋”,中国传统节日。重阳节与除夕、清明节、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。
由于在《易经》中,“六”为阴数,“九”为阳数,因此九月九日两阳相重,故为重阳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,直至唐朝,已经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,历朝历代沿袭至今。
1989年,我国正式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,因为重阳节本意就有着尊老、爱老、孝老的文化底蕴,而老人节的确立,为全社会都树立一个尊老爱老的健康风气,在政府的支持下,重阳节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。
重阳节的习俗
佩茱萸。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,所以又叫做茱萸节。茱萸入药,可制酒养身祛病。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,多灾多难,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。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“辟邪翁”。
赏菊。重阳日,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,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,节日举办菊花大会,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。从三国魏晋以来,重阳聚会饮酒、赏菊赋诗已成时尚。在汉族古俗中,菊花象征长寿。
登高。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,金秋九月,天高气爽,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早在西汉,《长安志》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。在东晋时,有着名的“龙山落帽”故事。
吃重阳糕。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。这大概是用“点灯”、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,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。
晋公网安备14040302000143号
晋公网安备14040302000143号